秋燥肌膚養生術

秋燥肌膚養生術

踏入初秋,又到了轉季的時候,皮膚總會受到衝擊。乾燥的天氣,加上長期在有冷氣的地方逗留,肌膚中的水分很容易就被抽走,很容易變得乾燥,出現過敏、脫皮等情況。除使用適當護膚品外,著重身體調理也是很重要的。 秋季保養以「潤」為主,肌膚主要由肺、脾兩臟所滋潤。肺屬金、主皮毛;脾屬土、主四肢肌肉。中醫五行學說有「培土生金」之說,所以防秋燥,脾臟是不可以忽視。平日可多食養津、滋陰的水果,例如雪梨、柿子、枇杷、草莓,有止咳清熱、健脾和胃、潤肺生津等功效。而燥熱、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及苦寒類飲食(例如:涼茶廿四味之類)...
神奇天然面膜 告別乾燥肌膚

神奇天然面膜 告別乾燥肌膚

寒風凜凜,雙頰總是被吹得紅紅的,面上的水份被帶走,皮膚開始變得繃緊痕癢,肌膚容易出現脫皮情況。在皮膚缺水的狀態下,大家不妨自製全天然面膜,既有效、快速又無化學添加,今個冬天不再呈現缺水狀態﹗ 自製天然面膜 – 桃杏蛋白面膜 材料:杏仁、桃仁、蜂蜜、橄欖油、雞蛋黃 做法:杏仁、桃仁搗成泥狀,與一個雞蛋黃及蜂蜜調勻,加少許橄欖油。塗面2-3層,保留20-30分鐘,用溫水洗去。 杏仁有潤膚潔膚的功效,桃仁有活血養顏的功效,雞蛋黃及蜂蜜則有滋潤功效...
冬菇可以抗衰老?

冬菇可以抗衰老?

冬菇又名香菇、花菇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碳水化合物、鈣質、鐵質、十多種氨基酸及有機鍺等微量元素,能抗氧化,延緩衰老,冬菇含有香菇多糖更有抗癌作用。另外,冬菇含有豐富維他命D,同時有助平衡人體內的膽固醇、維持心血管健康及提升抵抗力。 在中醫角度,冬菇味甘、性平,有益氣補虛、降脂防癌及舒肝益胃的作用。但注意濕疹、皮膚瘙癢者宜少吃冬菇。...
頭髮稀疏有救 中醫2大藥膳助脫髮危機

頭髮稀疏有救 中醫2大藥膳助脫髮危機

中醫有謂『髮為血之餘』 – 青少年期血氣旺盛,頭髮自不然生長得濃密烏黑明亮,但都市人生活壓力大,精神狀態長期處於急促、緊張的水平,再加上飲食失調、長期過量使用定型泡沫及染髮劑等化學品,破壞頭髮毛囊的健康,出現種種頭髮稀疏現象如鬼剃頭、脂溢性脫髮、虛弱型脫髮及荷爾蒙分泌失衡式脫髮。 平日除了應要多吃海帶、紫菜、魚肉、蛋、大豆類食物,中藥食療亦可整體改善身體血氣或肝腎虧損的情況,令頭髮回復健康生長。再配合針灸療法,刺激穴位,有效促進血液循環、調整頭髮生長週期,使毛囊再生。...
氣虛血弱脾腎陽虛 手足冰冷怎麼辦?

氣虛血弱脾腎陽虛 手足冰冷怎麼辦?

中醫稱手足冰冷又為「厥冷」,厥即是人體陰陽不順接,不依常道而行,導致血氣不足,血液循環減慢。在冬天穿夠禦寒衣物仍然手足冰冷,就是手足冰冷了。 一般而言,以女性及老年人較常見此徵象。女性每月皆有生理期,經期時失血,有礙血液循環,之後調理不足的話亦會令女性有血虛現象。老年人則由於五臟六腑機能減退,血液從心臟泵出來時速度漸慢,就會令血液循環不夠快,使手足不夠暖和。 氣虛血弱或脾腎陽虛的人新陳代謝、心液循環都較差,這兩類型都會畏寒、肢寒。 針對氣虛血弱或脾腎陽虛出現的手腳冰冷,可參考以下食療。 氣虛血弱 – 頭暈、少氣懶言、畏寒、手腳冰冷...
3款湯水 消水腫

3款湯水 消水腫

脾、腎虛弱是水腫中的主要病因;營養不勻衡,生活壓力,情緒困擾等內外因素都會引起水腫。 別誤以為少喝水便不會有水腫的出現,欠缺水份反而會令到體內細胞保留更多水液,導致細胞水腫。在正常的情況下飲食勻衡,盡量減少吃高鹽分、濃味、味精等刺激食物,否則身體內容易積存大量水分,要想降低水分積存,平日應多做運動,加速身陳代謝,水腫才會有機會消失。 鯉魚赤小豆湯 適合:脾虛水腫 – 食慾不振、小便短少、肢體重倦 材料:鯉魚1條、赤小豆三兩、粉葛一斤、白朮三錢 (煩熱口渴可加白茅根二兩)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