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舒緩眼澀

中醫舒緩眼澀

中醫有謂「肝開竅於目」。一方面,眼與肝經連接。另一方面,眼的視覺功能及健康須倚靠肝血的滋養。 目澀是代表眼睛疲倦,而眼睛疲倦的原因一般與眼淚的分泌有關,如長時間使用電腦、看書、看電視,而造成用眼過度,是眼睛疲勞的一大主因,還有避免強光、高溫刺激。而眼淚的分泌不足是因為肝血不能濡養於目,而引發的。 日常可飲用多些湯水滋潤肝臟,少飲咖啡和茶,因會讓體內水分迅速揮發,眼睛也因而更容易乾澀。 中醫師建議的明目食療: 1.「杞子豬肝湯」- 清熱、消除眼澀、消除因熬夜出現的黑眼圈 材料:枸杞子1兩,豬肝1個﹝用水叉洗淨﹞...
齊防中暑

齊防中暑

酷熱既天氣,烈日高漲、暑氣侵人,實在是令人難受。 大家經常在暴曬後突然進入冷氣地方,或在大汗淋灕既時候用冷水淋浴或喝大量冷飲,引致皮膚毛孔收縮、身體散熱困難,一不小心,更容易引發身熱頭暈、胸悶惡心欲吐、中暑。...
中外追捧良食枸杞

中外追捧良食枸杞

枸杞除了是中國傳統有益明目的食物外,近年也備受歐美國家所追捧。 自古以來,枸杞在中國是一種性甘,具有補肝腎、益精氣、長肌肉、改善面色、明目安神、祛風治虛、延年益壽、堅筋骨功效之良食。而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,它含有胡蘿蔔素、甜菜鹼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C和鈣、磷、鐵等,具有增加白細胞活性、促進肝細胞新生的藥理作用,還可降血壓、降血糖、血脂,更有助消除水腫。枸杞的好處多多,難怪這樣受歡迎。 想知道枸杞可以有咩食法,可以參考以下食譜: 簡易食譜 紅棗枸杞茶 食材: 紅棗一杯(量米杯) 枸杞一杯(量米杯)...
春季濕氣困身 藥膳標本兼治

春季濕氣困身 藥膳標本兼治

中醫角度,「濕」有內外之分。「外濕」是來外界,例如:潮濕氣候、涉水淋雨等引起,而「內濕」是指體內積存水分,多數是由於飲食不當,嗜食生冷油膩,導致脾失健運,運化水濕的功能失常所致。當過多濕困於體內,便會出現全身或局部水腫現象、頭身困重、四肢酸楚、大便黏膩或溏薄不爽,嚴重者更會引起種種皮膚病 – 濕疹。 大多數香港人工作比較繁忙,可以簡單的「藿香佩蘭茶」,有助祛濕。 材料:鮮藿香五錢、鮮佩蘭五錢、鮮薄荷二錢 做法:洗淨材料後,以滾水沖泡五分鐘,即可飲用。 祛濕是治標,要治本需「健脾」,中醫師亦建議以下健脾湯水: 扁豆瘦肉湯...
藥膳對付五十肩

藥膳對付五十肩

「五十肩」亦即是肩關節周圍炎,簡稱肩周炎。中醫又稱五十肩為凍結肩、冷凍肩、漏肩風。 原因多是肩關節周圍的肌腱發炎、肩關節囊發炎、肩關節軟骨增生或斜方韌帶發炎。發病時,肩關節會感到疼痛及活動受阻,例如向上舉感到困難、不能提重物,甚至手不能向後伸,嚴重時連穿著衣服時感到痛楚如刀割。 五十肩在中醫屬於「痺證」範疇,主因風、寒、濕、熱邪侵襲肩關節,造成經絡閉塞,血氣運行不暢,瘀血積聚引起疼痛。症狀開始時是痛,接著手上舉或拗背困難。 成因大致可分為「內因」及「外因」...
鼻敏感 – 肺熱、肺虛大不同

鼻敏感 – 肺熱、肺虛大不同

鼻敏感又稱「過敏性鼻炎」,除了因香港空氣質素差容易引起鼻敏感外,在中醫角度,肺衛虛弱,肺氣不宣,呼吸受阻則氣逆上沖,亦會使鼻腔淤塞,引致鼻癢、打噴嚏及流鼻水。 中醫主要將鼻敏感患者分成「肺熱」及「肺虛」兩類型: 1. 肺熱者: 喜涼怕熱,鼻塞時輕時重但鼻粘膜明顯充血,顏色較深。鼻涕不多但色黃粘稠,容易便秘,口乾常要飲水。日常應多吃有清熱作用的食物,苦瓜、豆芽、雪梨、矮瓜等 2. 肺虛者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