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醫角度,濕疹患者一般是先天性脾胃虛弱型,而又飲食過量辛辣、蝦、蟹、海產等刺激腥臊食物,引致脾臟運化失常,濕熱內生再加上感受風邪,於是風濕熱互相纏擾,形成濕疹。另外,情緒壓力傷及神明和血脈使血熱偏盛,或心火與脾濕蘊結亦有機會引發濕疹。
濕疹若治理得法,是可以得到根治,重拾健康肌膚。臨床證實,中藥內服、外洗、針灸加上拔罐是最有效根治濕疹的療法。方針是把體內積聚的熱毒引發出來而予以排除,視乎病者的體質而採用健脾、化濕、活血、清瀉的方法改善體質,令機能回復正常。
濕疹類型及食療:
1. 濕熱型:發病急、皮膚損破灼熱、黃液淋漓、痕癢不止、常見腹脹口渴、便秘、小便短赤
食療:大生地銀花水鴨湯
材料:大生地五錢,金銀花三錢,水鴨一隻,瘦肉六兩
做法:水鴨去內臟洗淨,加入所有材料,加入清水10碗,煲3小時
2. 脾虛型:發病較緩、皮膚損破微紅、發癢流水、胃口欠佳、精神疲倦、小腹脹、大便稀薄
食療 : 土茯苓赤小豆龜板煲湯
材料:土茯苓一兩,赤小豆二兩,龜板一對,瘦肉六兩
做法:土茯苓切片,連同赤小豆瘦肉龜板,加入清水10碗,煲3小時
3. 血虛風燥型:慢性久病、皮膚損破色暗、非常痕癢但不流黃滋液或 水液
食療 : 消風排骨湯
材料:川芎三錢,當歸三錢,大生地五錢,赤芍五錢,白鮮皮五錢,防風三錢,荊芥三錢,金銀花三錢,排骨八兩
做法:所有藥材洗淨連同排骨,加入清水10碗,煲3小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