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资讯
秋燥肌肤养生术
踏入初秋,又到了轉季的時候,皮膚總會受到衝擊。乾燥的天氣,加上長期在有冷氣的地方逗留,肌膚中的水分很容易就被抽走,很容易變得乾燥,出現過敏、脫皮等情況。除使用適當護膚品外,著重身體調理也是很重要的。 秋季保養以「潤」為主,肌膚主要由肺、脾兩臟所滋潤。肺屬金、主皮毛;脾屬土、主四肢肌肉。中醫五行學說有「培土生金」之說,所以防秋燥,脾臟是不可以忽視。平日可多食養津、滋陰的水果,例如雪梨、柿子、枇杷、草莓,有止咳清熱、健脾和胃、潤肺生津等功效。而燥熱、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及苦寒類飲食(例如:涼茶廿四味之類)...
神奇天然面膜 告别干燥肌肤
寒風凜凜,雙頰總是被吹得紅紅的,面上的水份被帶走,皮膚開始變得繃緊痕癢,肌膚容易出現脫皮情況。在皮膚缺水的狀態下,大家不妨自製全天然面膜,既有效、快速又無化學添加,今個冬天不再呈現缺水狀態﹗ 自製天然面膜 - 桃杏蛋白面膜 材料:杏仁、桃仁、蜂蜜、橄欖油、雞蛋黃 做法:杏仁、桃仁搗成泥狀,與一個雞蛋黃及蜂蜜調勻,加少許橄欖油。塗面2-3層,保留20-30分鐘,用溫水洗去。 杏仁有潤膚潔膚的功效,桃仁有活血養顏的功效,雞蛋黃及蜂蜜則有滋潤功效...
冬菇可以抗衰老?
冬菇又名香菇、花菇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碳水化合物、鈣質、鐵質、十多種氨基酸及有機鍺等微量元素,能抗氧化,延緩衰老,冬菇含有香菇多糖更有抗癌作用。另外,冬菇含有豐富維他命D,同時有助平衡人體內的膽固醇、維持心血管健康及提升抵抗力。 在中醫角度,冬菇味甘、性平,有益氣補虛、降脂防癌及舒肝益胃的作用。但注意濕疹、皮膚瘙癢者宜少吃冬菇。...
头发稀疏有救 中医2大药膳助脱发危机
中醫有謂『髮為血之餘』 - 青少年期血氣旺盛,頭髮自不然生長得濃密烏黑明亮,但都市人生活壓力大,精神狀態長期處於急促、緊張的水平,再加上飲食失調、長期過量使用定型泡沫及染髮劑等化學品,破壞頭髮毛囊的健康,出現種種頭髮稀疏現象如鬼剃頭、脂溢性脫髮、虛弱型脫髮及荷爾蒙分泌失衡式脫髮。 平日除了應要多吃海帶、紫菜、魚肉、蛋、大豆類食物,中藥食療亦可整體改善身體血氣或肝腎虧損的情況,令頭髮回復健康生長。再配合針灸療法,刺激穴位,有效促進血液循環、調整頭髮生長週期,使毛囊再生。 中醫師亦建議以下食療,針對不同成因及類型,改善脫髮問題...
气虚血弱脾肾阳虚 手足冰冷怎么办?
中醫稱手足冰冷又為「厥冷」,厥即是人體陰陽不順接,不依常道而行,導致血氣不足,血液循環減慢。在冬天穿夠禦寒衣物仍然手足冰冷,就是手足冰冷了。 一般而言,以女性及老年人較常見此徵象。女性每月皆有生理期,經期時失血,有礙血液循環,之後調理不足的話亦會令女性有血虛現象。老年人則由於五臟六腑機能減退,血液從心臟泵出來時速度漸慢,就會令血液循環不夠快,使手足不夠暖和。 氣虛血弱或脾腎陽虛的人新陳代謝、心液循環都較差,這兩類型都會畏寒、肢寒。 針對氣虛血弱或脾腎陽虛出現的手腳冰冷,可參考以下食療。 氣虛血弱 – 頭暈、少氣懶言、畏寒、手腳冰冷...
3款汤水-消水肿
脾、腎虛弱是水腫中的主要病因;營養不勻衡,生活壓力,情緒困擾等內外因素都會引起水腫。 別誤以為少喝水便不會有水腫的出現,欠缺水份反而會令到體內細胞保留更多水液,導致細胞水腫。在正常的情況下飲食勻衡,盡量減少吃高鹽分、濃味、味精等刺激食物,否則身體內容易積存大量水分,要想降低水分積存,平日應多做運動,加速身陳代謝,水腫才會有機會消失。 鯉魚赤小豆湯 適合:脾虛水腫 – 食慾不振、小便短少、肢體重倦 材料:鯉魚1條、赤小豆三兩、粉葛一斤、白朮三錢 (煩熱口渴可加白茅根二兩)...
中医舒缓眼涩
中醫有謂「肝開竅於目」。一方面,眼與肝經連接。另一方面,眼的視覺功能及健康須倚靠肝血的滋養。 目澀是代表眼睛疲倦,而眼睛疲倦的原因一般與眼淚的分泌有關,如長時間使用電腦、看書、看電視,而造成用眼過度,是眼睛疲勞的一大主因,還有避免強光、高溫刺激。而眼淚的分泌不足是因為肝血不能濡養於目,而引發的。 日常可飲用多些湯水滋潤肝臟,少飲咖啡和茶,因會讓體內水分迅速揮發,眼睛也因而更容易乾澀。 中醫師建議的明目食療: 1.「杞子豬肝湯」- 清熱、消除眼澀、消除因熬夜出現的黑眼圈 材料:枸杞子1兩,豬肝1個﹝用水叉洗淨﹞...
齐防中暑
酷熱既天氣,烈日高漲、暑氣侵人,實在是令人難受。 大家經常在暴曬後突然進入冷氣地方,或在大汗淋灕既時候用冷水淋浴或喝大量冷飲,引致皮膚毛孔收縮、身體散熱困難,一不小心,更容易引發身熱頭暈、胸悶惡心欲吐、中暑。...
中外追捧良食枸杞
枸杞除了是中國傳統有益明目的食物外,近年也備受歐美國家所追捧。 自古以來,枸杞在中國是一種性甘,具有補肝腎、益精氣、長肌肉、改善面色、明目安神、祛風治虛、延年益壽、堅筋骨功效之良食。而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,它含有胡蘿蔔素、甜菜鹼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C和鈣、磷、鐵等,具有增加白細胞活性、促進肝細胞新生的藥理作用,還可降血壓、降血糖、血脂,更有助消除水腫。枸杞的好處多多,難怪這樣受歡迎。 想知道枸杞可以有咩食法,可以參考以下食譜: 簡易食譜 紅棗枸杞茶 食材: 紅棗一杯(量米杯) 枸杞一杯(量米杯)...
春季湿气困身 药膳标本兼治
中醫角度,「濕」有內外之分。「外濕」是來外界,例如:潮濕氣候、涉水淋雨等引起,而「內濕」是指體內積存水分,多數是由於飲食不當,嗜食生冷油膩,導致脾失健運,運化水濕的功能失常所致。當過多濕困於體內,便會出現全身或局部水腫現象、頭身困重、四肢酸楚、大便黏膩或溏薄不爽,嚴重者更會引起種種皮膚病 - 濕疹。 大多數香港人工作比較繁忙,可以簡單的「藿香佩蘭茶」,有助祛濕。 材料:鮮藿香五錢、鮮佩蘭五錢、鮮薄荷二錢 做法:洗淨材料後,以滾水沖泡五分鐘,即可飲用。 祛濕是治標,要治本需「健脾」,中醫師亦建議以下健脾湯水: 扁豆瘦肉湯...
药膳对付五十肩
「五十肩」亦即是肩關節周圍炎,簡稱肩周炎。中醫又稱五十肩為凍結肩、冷凍肩、漏肩風。 原因多是肩關節周圍的肌腱發炎、肩關節囊發炎、肩關節軟骨增生或斜方韌帶發炎。發病時,肩關節會感到疼痛及活動受阻,例如向上舉感到困難、不能提重物,甚至手不能向後伸,嚴重時連穿著衣服時感到痛楚如刀割。 五十肩在中醫屬於「痺證」範疇,主因風、寒、濕、熱邪侵襲肩關節,造成經絡閉塞,血氣運行不暢,瘀血積聚引起疼痛。症狀開始時是痛,接著手上舉或拗背困難。 成因大致可分為「內因」及「外因」...
鼻敏感 – 肺熱、肺虛大不同
鼻敏感又稱「過敏性鼻炎」,除了因香港空氣質素差容易引起鼻敏感外,在中醫角度,肺衛虛弱,肺氣不宣,呼吸受阻則氣逆上沖,亦會使鼻腔淤塞,引致鼻癢、打噴嚏及流鼻水。 中醫主要將鼻敏感患者分成「肺熱」及「肺虛」兩類型: 1. 肺熱者: 喜涼怕熱,鼻塞時輕時重但鼻粘膜明顯充血,顏色較深。鼻涕不多但色黃粘稠,容易便秘,口乾常要飲水。日常應多吃有清熱作用的食物,苦瓜、豆芽、雪梨、矮瓜等 2. 肺虛者:...